新华报业网 > 首页 > 正文
春节期间8.6万观众来到这里,“祖国越来越强大”成留言簿上关键词
2023/01/28 13:13  新华报业网  

  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(以下简称“纪念馆”)了解到,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春节期间,累计有8.6万观众来到纪念馆参观,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60%,其中35周岁以下观众占比近六成。从区域看,来自浙江、山东、江苏的观众最多,同时,来自韩国、日本、巴基斯坦、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观众有185人。此外,“祖国越来越强大”成为今年春节期间纪念馆留言簿上的关键词。

  在纪念馆悼念广场,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的两名大学生在铜版路上边走边写。读师范专业的他们表示:“身正为师,学高为范。我们要居安思危,不忘过去的苦难。以后工作了,我们要把这段历史讲给学生们听,让他们好好学习。”

  来自河北石家庄的次先生第一次来南京,首站行程就安排到纪念馆。他一边参观一边向女儿介绍着展厅里的文物。“我觉着这次出来不是旅游,而是一个学习的机会,我相信孩子们能在纪念馆了解到很多,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感受到很多。”

  站在公祭广场上,“80后”付先生认真地拍摄和平大钟。他说,这是每个中国人,尤其中国军人都应该来学习历史、受教育的地方。“我看到了当年国家民族的苦难。这启示我们这一代军人要有使命担当。我们要给国家提供坚强的后盾,守护好国家的和平,让人民过安宁的生活。”

  Tao是一个加拿大小伙,目前在深圳工作。大年初五,他与女友李佳璇一起来纪念馆参观。Tao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,他在加拿大的时候就知道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。Tao说:“当看到这些真实的照片时,它们远比书本上更有冲击力,我忍不住流泪。”李佳璇说:“纪念馆是我们来南京的必来之地,这段历史也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忘记的。”

  假期,近60名紫金草志愿者放弃休假,来到纪念馆服务观众。志愿者们用钢琴、小提琴和大提琴演奏的爱国歌曲深入人心,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聆听。

  春节期间,每天上午,在纪念馆史料陈列厅尾厅和平墙前,《歌唱祖国》《我和我的祖国》《我爱你中国》的音乐声循环不断。大家在参观结束后,来这里倾听音乐,抚慰心灵。大年初六上午,在和平墙前的演奏大提琴的志愿者,是金陵中学小学部的青年教师高珺。高珺说,自己每次来纪念馆演奏都有一种非常敬畏的心情,因而每次都非常认真地对待,把感情投入其中。“这是一种使命。我是党员,我想通过演奏把爱国的氛围烘托出来,让观众置身在爱国的情境中。”高珺希望新的一年,家国平安,祖国越来越好。

  来自安徽省宿州市通济小学北校区三(10)班的朱嫣冉同学安静地听完了整首大提琴演奏。她说,参观结束后,自己心里很难过,想听听音乐让自己内心平静一下。“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,我要好好学习,长大了为祖国的繁荣作出自己的贡献。”

  值得注意的是,在《南京大屠杀史实展》尾厅留言区,观众们纷纷在留言簿上写下参观感言。春节期间,观众用19支笔芯,写满3000多页纸留言簿。除以往写得最多的“铭记历史”“勿忘国耻”之外,今年春节留言簿上多了许多“我爱中国”“祖国越来越强大”“和平昌盛”“发奋共创伟大中华民族复兴事业”等新年心愿。

  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 黄欢

  (照片来源: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微)

标签:
责编:刘雨菲

版权和免责声明

版权声明:凡来源为"交汇点、新华日报及其子报"或电头为"新华报业网"的稿件,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新华报业网",并保留"新华报业网"的电头。

免责声明: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新华报业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read_image_看图王.jpg
信长星.png
read_image.png
受权.jpg
微信图片_20220608103224.jpg
cj.jpg
微信图片_20220128155159.jpg

相关网站

二维码.jpg
21913916_943198.jpg
jbapp.jpg
wyjbL_副本.png
jubao.jpg
网上不良信息_00.png
动态.jpg